水分仪的校准频率需根据仪器类型、使用场景、测量精度要求及行业标准综合确定,核心原则是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下是具体的校准周期建议:
日常使用(常规精度要求,如食品、农业)
高频使用或高精度要求(如制药、化工、科研)
核心校准点:称重精度、加热均匀性、水分蒸发效率。
校准频率:
称重系统:每月用标准砝码(如 10g、20g、50g)校准 1 次,确保称重误差<±0.1mg(高精度型号)或 ±1mg(常规型号)。
水分测量值:每周用标准水分样品(如 8.00% 水分的标准面粉)校准,同时检查加热温度是否与设定值一致(偏差需≤±2℃)。
更换加热灯、样品盘后:立即校准 1 次,避免部件差异导致误差。
核心校准点:微波功率稳定性、温度传感器精度。
校准频率:
仪器状态异常时:
环境变化剧烈时:
行业合规要求:
通过科学设定校准周期,可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避免过度校准造成的效率浪费。对于多数用户,建议以 “每周 1 次常规校准 + 特殊情况即时校准" 为基础,结合仪器使用说明书及行业标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