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测量领域,日本小野测器(ONO SOKKI)以其高精度和可靠性著称。其柴油发动机转速计的测量技术,体现了该公司在信号处理方面的深厚功底。下面将从原理基础、技术演进、核心技术与优势三个方面进行加长详解。
柴油发动机转速的测量,本质上是捕捉与曲轴旋转严格同步的周期性物理现象。小野测器主要基于以下三种物理途径,开发了相应的转速计:
核心机制: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柴油动力车辆或设备上通常自带一个为电瓶充电的交流发电机,其转子转速与发动机曲轴转速通过皮带构成一个固定的比例关系(如1:1.5, 1:2等)。
信号生成:小野的专用传感器(如OM-1500)靠近发电机壳体时,能非接触地检测到转子旋转造成的漏磁通变化。这种变化的磁场会在传感器内部线圈中感应出交流电压信号。
信号处理:转速计内部电路对交流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将其转换为规整的方波脉冲。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并结合预设的传动比,即可精确反推出发动机的实时转速。
应用场景:这是便捷的在线监测方法,尤其适用于车辆路试、日常维护和移动设备监控。
核心机制: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柴油机工作时,喷油泵会以高的压力向各缸周期性喷射燃油,在高压油管上产生清晰的压力波动。
信号生成:小野的CP-044等型号的夹持式传感器,其内部的压电陶瓷元件能敏感地捕捉到这种微小的机械压力脉动,并将其转换为电荷信号(后转为电压信号)。每一次喷油对应一个脉冲峰值。
信号处理:转速计需要识别出有效的喷油脉冲序列。对于四冲程柴油机,曲轴每转两圈,各缸喷油一次。因此,仪器通过计算脉冲频率,并乘以气缸数等参数,即可算出转速。其手持式设计内置了数据处理和存储单元,便于现场工程师使用。
应用场景:专为现场快速诊断和调试设计,无需对发动机进行任何改装。
虽然上述表格未明确列出,但小野测器也提供通过测量曲轴本身旋转来测速的方案。
磁电式:在飞轮附近安装磁性传感器,检测飞轮齿圈上的齿经过时引起的磁场变化,每个齿产生一个脉冲。
光电式:在曲轴端部粘贴反光标记,使用光电传感器检测标记的反射光,曲轴每转一周产生一个或数个脉冲。
这种方法最为直接,精度也最高,常见于发动机台架测试和研发阶段。
小野测器的技术并非一成不变,其型号(如CT-6700系列)体现了从简单频率计数到智能信号分析的演进。
现代高性能柴油机(尤其用于共轨系统)的曲轴信号盘(Target Wheel)的齿位设计并非均匀分布,通常会缺两个或更多的齿作为上止点(TDC)的参考基准。这种非等间隔脉冲信号对于传统的、仅计算频率的转速计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容易导致读数混乱或跳变。
小野的CT-6700等型号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信号学习与模式识别:设备具备"学习模式",可以首先录制一段完整的发动机循环信号。
建立齿位模型:内部处理器会分析并记忆下该发动机独特的齿位分布规律(即哪个位置缺齿,齿与齿之间的间隔角度)。
智能跟踪与预测:在正式测量时,仪器不仅能数脉冲,更能通过比对实时信号与存储的齿位模型,智能地识别当前正处于哪个齿的位置,从而即使在不稳定的工况下(如急加速/减速),也能实现无滑移的精确跟踪。
小野测器转速计的成功,离不开其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深耕:
高抗干扰性与信号调理技术:
发动机舱内电磁环境极其恶劣。小野的传感器和主机内部都有出色的电磁屏蔽设计和滤波电路,能从强噪声背景中提取出微弱的有效信号,确保测量的稳定性。
宽量程与高响应速度:
柴油机转速范围宽,从怠速的数百RPM到高速区的数千RPM。小野转速计能覆盖从极低到高的全程范围,并且响应延迟极短(毫秒级),能真实反映发动机的瞬态工况变化。
多功能输出与系统集成:
小野转速计通常不仅显示转速,还提供模拟电压/电流输出、脉冲输出和通信接口(如RS-232, USB),可以轻松连接到数据采集系统、PLC或上位机软件,构成完整的测试或控制系统。
人性化设计与可靠性:
从手持设备的便携性、背光显示到传感器的坚固耐用和耐油污设计,都体现了其产品在严苛工业环境下的高可靠性和易用性。
SOKKI小野测器的柴油发动机转速计并非采用单一技术,而是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库。从基于磁电和压电原理的便捷式现场检测,到直接读取并智能解析ECU曲轴信号的精密测量,其工作原理的核心在于精准捕捉与曲轴旋转同步的周期性物理量,并通过先进的电子和软件技术将其转换为高可靠性的转速数据。选择哪种原理的转速计,最终取决于用户在测量精度、便捷性、成本以及具体应用场景之间的综合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