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13530735388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高分辨率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高分辨率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9-27      点击次数:178

高分辨率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话题。它核心目标是以高的精度测量光(电磁波)中不同波长的强度分布。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开始:普通光谱仪就像一把厘米尺,而高分辨率光谱仪则像一把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它能测量出极其微小的波长差异。

实现高分辨率的关键在于两大主流技术路线:基于光栅色散的原理 和 基于干涉测量的原理(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


路线一:光栅色散型高分辨率光谱仪

这是最直观的思路,其核心是“精耕细作"——将色散和探测的能力发挥到

关键部件与技术特点:

  1. 狭缝:

    • 作用: 控制进入光谱仪的光线的宽度和形状。它是决定光谱仪分辨率的首要因素

    • 高分辨率实现: 使用非常狭窄的狭缝。狭缝越窄,进入的光在色散后不同波长之间的“混淆"就越少,分辨率越高。但代价是进入的光通量减少,信号变弱。

  2. 光栅:

    • 高刻线密度: 光栅上每毫米的刻线数量越多,它的色散能力就越强,能将波长差很小的光分得更开。

    • 长焦距: 光谱仪的光学腔体(从光栅到探测器的距离)越长,色散后的光斑在探测器上展开的距离就越长,从而能更精确地定位每个波长。

    • 作用: 核心色散元件。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效应,将不同波长的光反射到不同的角度上,实现分光。

    • 高分辨率实现:

  3. 探测器:

    • 作用: 测量不同波长光的光强。

    • 高分辨率实现: 使用像元尺寸极小、像元数量极多的阵列探测器(如CCD或CMOS)。这样就能分辨出因色散而在探测器上仅相差微小距离的两个相邻波长信号。

优缺点:

代表仪器: 中阶梯光栅光谱仪是这类中的产品,通过交叉色散等技术实现了高的分辨率。


路线二: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这是一种更巧妙、基于干涉原理的技术。它不直接测量色散后的光,而是先获取一幅“干涉图",再通过数学变换(傅里叶变换)还原出光谱。

关键部件与技术特点:

  1. 核心:迈克尔逊干涉仪

    • 由分束器、固定镜和可移动镜组成。

    • 分束器将入射光分成两束,一束射向动镜,一束射向定镜。

    • 两束光反射回来后在分束器重新汇合,发生干涉

  2. 产生干涉图:

    • 移动动镜,改变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

    • 探测器不测量颜色,而是测量在不同光程差下,两束光干涉后的合成光强度

    • 记录下的光强随光程差变化的曲线,就是一幅干涉图。它包含了所有波长光的干涉信息。

  3. 傅里叶变换:

    • 干涉图本身看起来不像光谱。通过计算机进行傅里叶变换 这一数学运算,就可以从干涉图中解码出我们熟悉的光强随波长分布的光谱图。

高分辨率实现的秘诀: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分辨率直接取决于动镜移动的最大距离。移动的距离越长,能探测到的干涉条纹的精细结构就越多,解码出的光谱分辨率就越高。这在理论上可以轻松实现比光栅型更高的分辨率。

优缺点:

  • 优点:

    • 高的分辨率: 通过增加动镜行程即可轻松实现超高分辨率。

    • 高通量(贾金尼优势): 没有狭缝限制,进入的光通量大,信噪比高,特别适合弱光测量。

    • 高波数精度: 动镜的移动由激光干涉仪精确校准,波长精度高。

  • 缺点: 需要精密的机械移动部件和复杂的数学运算,不能实时出结果。

代表仪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用于天文观测的高分辨率光谱仪。


总结与对比


特性光栅色散型光谱仪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核心原理色散(衍射)干涉 + 傅里叶变换
如何实现高分辨率窄狭缝、高刻线光栅、长焦距、小像元探测器长动镜移动距离
关键优势速度快,结构相对简单极限分辨率更高,通量大,信噪比好,精度高
典型应用拉曼光谱、激光光谱、等离子体诊断红外光谱、分子转动振动光谱、高精度天文光谱学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

13530735388

电子邮箱:17375971654@163.com

公司地址:龙华街道龙华大道906号电商集团7层

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