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MS TECHNOS自动移液工作站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精密的机电控制,模仿甚至超越人手的移液动作,实现液体的高精度、高通量转移和处理。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它的核心工作要素:
工作要素 | 具体实现方式 |
---|---|
核心移液技术 | 主要采用空气置换式(又名气垫式)原理,部分型号也可能支持其他方式。 |
移液头通道 | 支持多通道并行处理,常见配置如96通道或384通道,并可轻松切换。 |
定位与运动 | 通过精密的三维机械臂(X, Y, Z轴) 系统进行定位,实现吸头盒、微孔板、试剂槽之间的精准移动。 |
吸头更换 | 具备自动更换吸头功能,通过喷嘴托架或吸头夹实现,有效避免交叉污染。 |
核心功能模式 | 支持基本移液、连续分液、梯度稀释、板复制、重排等多种自动化流程。 |
要理解它如何实现精准操作,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技术细节:
空气置换式移液原理:这是最核心的部分。移液头内部有一个精密活塞,工作时,活塞向上运动排出部分空气,在吸头内形成一个负压空间(局部真空),从而将液体吸入吸头;分配液体时,活塞向下运动,将气体压回,把液体推出。整个过程由系统精确控制活塞的移动距离和速度,以确保吸入和排出的液体体积高度准确。
高通量的秘密:并行处理:与传统单通道或8通道移液器不同,MS TECHNOS工作站如Personal Pipettor 250可以同时操控96个或384个移液通道。这意味着它一次动作就能完成整块96孔板或384孔板的移液操作,效率高。
精准的“手眼"协调:运动控制与定位:工作站通过高精度的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控制移液头在三维空间中的移动。其定位精度通常可达±0.1毫米,确保吸头能准确无误地进入微孔板的每一个小孔。软件会预设好所有耗材的位置,机械臂按程序指令移动。
避免污染的诀窍:自动更换吸头:工作站配备了自动更换吸头的机制。例如,通过“喷嘴托架"从吸头盒中直接抓取新吸头,或者使用“吸头夹"将吸头直接安装到移液头上。完成一次移液后,设备会将使用过的吸头丢弃到废料盒,然后自动更换新吸头进行下一步操作,从根本上杜绝了交叉污染。
基于上述工作原理,MS TECHNOS自动移液工作站展现出其独值:
紧凑灵活的设计:一些型号(如Personal Pipettor 250)设计得非常紧凑,尺寸小巧,可以轻松放入标准的生物安全柜或超净工作台中,这对于处理传染性或有菌要求的样本至关重要。
强大的软件支持:设备通常配备图形化的触控软件,用户可以轻松编程复杂的实验流程(如梯度稀释、板复制等),操作直观简便。
广泛的应用领域:这些工作站特别适用于基因组学测序建库、药物高通量筛选、ELISA检测、细胞培养板接种等需要处理大量液体样本的科研和工业场景。
希望这些解释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日本MS TECHNOS自动移液工作站的精密之处。如果你对某个特定的型号或应用场景有更具体的疑问,我很乐意提供进一步的信息。